4_07_2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graph LR
A[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 B[殖民者知识与制度优势]
A --> C[土地与劳动的优势]
A --> D[上层阶级的态度]
A --> E[政治独立性]
A --> F[母国政策的影响]
B --> G[农业和技术知识先进]
B --> H[带来统治与法制观念]
C --> I[土地广阔且廉价]
C --> J[劳动工资高昂]
D --> K[需要宽宏对待下层阶级]
D --> L[地主希望增加收入]
E --> M[古希腊殖民地独立发展]
E --> N[欧洲殖民地受母国监视少]
F --> O[英国政策相对有利]
F --> P[其他国家政策的弊端]
O --> Q[未开垦地独占受限制]
O --> R[赋税适中]
O --> S[剩余生产物处置有利]
O --> T[贸易政策较宽大]
脉络梳理
- 殖民者自身优势
- 殖民者带来先进的农业和技术知识,还有统治、法制观念,在新殖民地建立起相应制度。
- 在未开化民族中,法律与政府进步比技术进步慢,而殖民者带来的这些优势有助于殖民地发展。
- 土地与劳动因素
- 殖民者所得土地多于能耕作的土地,无需支付地租和大量纳税。
- 土地广阔使得地主想搜集劳动者,给予优厚工资,这又吸引劳动者成为地主,优厚报酬鼓励结婚生育,儿童得到良好照顾长大后劳动价值高,劳动价格高与土地价格低使他们能自立。
- 新殖民地劳动工资高昂,鼓励人口增殖;良好土地的丰饶与低廉,鼓励耕作改善,地主能支付高工资,这促进了人口和耕作的增进,进而推动真实财富与强大的增进。
- 上层阶级的态度
- 在新殖民地,地租和利润不会过度压迫工资,两个上层阶级为自身利益会更宽宏人道地对待下层阶级。
- 身兼企业家的地主希望通过改善耕作增加收入(利润),但土地面积大人口少导致劳动难获取,所以不计较工资雇用劳动。
- 政治独立性
- 古希腊殖民地建立在未开化民族地区,殖民者容易取得居地,有很多良好土地,且对母市全然独立,能自由处理事务,发展迅速。
- 罗马殖民地建立在被征服的人口稠密地区,分给殖民者的土地不大,且不能独立自由处理事务,进步不迅速。
- 欧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的殖民地,像古希腊殖民地有很多良地,虽附属于母国但因距离远受监视和支配程度低,按自己方式追求利益时行为常被忽视或容忍,发展进步大。
- 母国政策的影响
- 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国王从殖民地取得收入,殖民地吸引母国很大注意,但按土地面积比例,其人口与农业改良不如其他欧洲国家殖民地,不过进步也很迅速。
- 葡萄牙殖民地(巴西):巴西发现后很久没找到金银矿,对国王收入少不受重视,但发展成为强大殖民地,曾被荷兰侵袭后又被葡萄牙夺回。
- 其他欧洲国家殖民地
- 瑞典殖民地(新泽西):不被母国重视被荷兰殖民地吞并。
- 丹麦殖民地(圣托马斯和圣克罗斯):曾受专营公司统治进步迟缓,公司解散后繁荣。
- 荷兰殖民地(东印度和西印度):受专营公司统治进步慢,专营特权减少后部分殖民地繁荣。
- 法国殖民地(加拿大、圣多明各等):曾受专营公司统治进步缓慢,公司解散后进步加快,圣多明各由海盗建立,虽受压迫但解除压迫后繁荣。
- 英国北美洲殖民地:进步最速。
- 英国殖民地上未开垦地独占比其他殖民地更受限制,有利于土地改良与耕作。
- 英国移民劳动用于改良和耕作土地的比其他三国多,赋税适中,生产物大部分属于自己可储蓄推动更多劳动量。
- 英国殖民地在处置剩余生产物方面比其他欧洲国家殖民地更有利,有更广阔市场。
- 英国对殖民地贸易政策相对宽大,虽受重商主义精神支配但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偏狭,除对外贸易外,殖民地人民在其他方面有完全自由,有人民代表议会保证自由。
- 结论
- 欧洲政策在最初建立殖民地时有痴想与不义的动机,如探求金银矿山、贪图土人居住的国家。
- 后来建立殖民地的冒险家动机虽有合理之处但也不是欧洲政策的功劳。
- 欧洲各国政府对殖民地建立的重要计划没有功绩,最初颁布的条例多是为独占贸易压抑殖民地。
- 欧洲政策仅在造就有积极进取心的建设者方面对殖民地有很大帮助,这是殖民地内政方面唯一应归功于欧洲政策之处。
主要观点结论
- 新殖民地繁荣的主要原因包括殖民者自身优势、土地与劳动因素、上层阶级态度、政治独立性以及母国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 欧洲各国的殖民政策各有不同,其中英国的殖民政策相对其他国家有一定优势,但总体上欧洲政策在殖民地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 欧洲政策在造就殖民地建设者方面有一定贡献,但在殖民地最初建立和繁荣的其他内政方面几乎没有值得夸耀之处。